月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出席年*服務貿易交易會教育服務貿易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分析了疫情給教育帶來的直接影響,并詳細闡述了他眼中后疫情時代教育發展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疫情給教育帶來大影響
俞敏洪表示,疫情給教育帶來的直接影響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在應急情況下開啟了“停課不停學”。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民辦機構都把線下課堂轉移到線上,盡量*師生正常的教學進度。但這種應急狀態下的轉型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系統的卡頓、教師不適應線上教學、學生上網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教學*不理想等等。疫情中在線教育的優勢和缺點變得更加清晰;
二是疫情使得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增加,親子關系也由此沖突頻現,家庭教育問題更加凸顯;
三是疫情爆發,導致了留學選擇與教育交流基本停滯,這給新東方等具有留學相關業務的公司帶來一定沖擊;
四是教育行業出現洗牌和整合的局面,幾*家線下教育機構倒閉,在線教育機構獲得加速發展。
教育的發展面臨大挑戰
那在后疫情時代,俞敏洪認為教育的發展將面臨著全新的挑戰。
)在線教育模式或者線上線上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將給現有的教育組織管理體制造成沖擊,我們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科技的應用正在改變教育的傳統認知;
)線上、線下到底該如何定義?線上是線下的補充,還是將成為一種主要教育方式,值得人們更深地思考和探索;
)教育公平是否能夠*科技真正實現?一方面科技能夠把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偏遠地區,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均衡化,但另一方面似乎又因城鄉科技的鴻溝帶來了新的不公平。
在俞敏洪看來,由于資本等因素的推動,民辦教育在教育與科技的結合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入,也取得一定的成果。未來公立學校要使用的教育與科技結合得*的產品和系統很可能就來自民間,這就推動了*教育領域的融合,不僅可以*教育服務的質量,也能促進*教育的均衡。
疫情催生教育的大變革
先,教育理念的變革。俞敏洪指出,疫情的爆發使得人們意識到健康衛生教育、安全教育與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更加關注家庭教育、親子關系等教育議題,也更加意識到科技在教育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借助科技成果和互聯網,把不可能的教育變為可能?!斑^去我們往往認為學校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課堂,但現在科技使得知識的學習有了更多的途徑,那么學校就必須成為讓學生真正實現全面成長的地方,要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人品人格、獨立思考能力、社會責任等等。所以教育的目標和理念實際上已經在改變了?!?br>
其次,教育手段的變革。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將會在教育領域廣泛應用,未來純線上、純線下的教育都會繼續存在,但線上線下融合的OMO模式或將成為主流。
再次,教育形態的變革。此外,教育產業鏈的垂直分工將更加專業,技術平臺、支持工具、內容服務等會更加精細化。教育形態上則會出現多種層面的融合,如學校教育和民間教育的結合、家庭教育和在線內容的結合、知識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結合等等。
后,教育評價的變革。在AI、G、區塊鏈技術助力下,未來教育評價方式也會從單一結果評價變為過程、結果多維評價,對學生的能力定義將會更加公正。
教育發展的新機遇
“在面對新挑戰的同時,疫情實際上引發了人們對教育的反思,客觀推動了教育的進步和革新,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p>
在演講后,俞敏洪強調,新的教育形式是不可阻擋的,關鍵是我們不要忘了教育的目的?!皩τ谝粋€*來說,實現兩個教育目的重要:一個是讓每個人都變成有終身創造力的公民,一個是讓每個人都能有接受公平公正教育的機會。其他的一切,都是實現這兩個目的的手段?!?/p>
隨著化進程的加快和*教育對外開放的擴大,*教育服務在服務貿易體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年服貿會增設教育專題,舉辦教育服務貿易論壇和教育服務專題展,是把教育服務貿易*到了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