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時間長,壓力大,是教育培訓行業的特點。據業內人士透露,教育培訓行業里的工作主體都有加班習慣。市場*人員工作時間日均超過小時,一周超過個小時很常見。而機構管理層,比如校長、總監、經理等,每天工作個小時以上并不鮮見。
在央視套播出的節目中,一則關于“誰是疲勞的人”的調查顯示,教育培訓成為五個過勞死重度關注行業之一,并超過傳媒、互聯網等傳統高壓力行業排在位。
校長都有一筆“血淚帳”。事實上,很多校長在日常生活方面,花錢不如老師瀟灑,甚至被人說“摳門”,“做什么都要算帳”。其實校長長期生活在*和*之間,花一筆錢,自然而然就會細算,經營本來都要精打細算,何況當了校長,就等于是自己的長工,不管生意好不好,*高不高,你都得扛著。
校長都有一筆“血淚帳”。事實上,很多校長在日常生活方面,花錢不如老師瀟灑,甚至被人說“摳門”,“做什么都要算帳”。其實校長長期生活在*和*之間,花一筆錢,自然而然就會細算,經營本來都要精打細算,何況當了校長,就等于是自己的長工,不管生意好不好,*高不高,你都得扛著。
當一個校長,因為學校是自己的,開弓就沒有回頭箭,誰也不會因為你的效益不好就同情你,謙讓你;該交的稅要交,該付的工資不能不付,房租、水電、辦公費等,一分也不能少。說穿了,大家都是在這個市場找飯吃,大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先必須考慮自己,就像打麻將,既然你點炮時誰都不會可憐你,該你和牌,你也絕不會心慈手軟
機構校長的日常工作
一、教學
.跟行政同步教學進度,核對課耗。
.跟老師了解家長反饋的問題或者意見,并提出解決方案,確定驗收時間。了解每班孩子的出勤,確認補課時間,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安排下次的學習*檢測方案。檢查學生個人成長手冊。
.確定*家?;卦L名單,邀請家長轉介紹。
.確定兩次隨堂聽課時間和隨機聽課人選。審閱教學大綱的編寫和備課進度。聽取教師的課程流程優化建議,確定方案落地和試聽時間。
.安排近的家長課堂聽課,活動策劃。
.與教師一對一談話,主要是幫教師舒緩心理壓力,純吐槽。
.審核公眾號和媒體素材,家長社群管理總結。
.核查教學質量提高計劃的培訓進度。
周四:處理上課發生的各種問題,協助老師完成教學任務。聽課。
周五:檢查教師的轉介紹名單,安排試聽時間。
周六:參與試聽課的流程:幫老師打確認到訪*,協助教師接待*次來的小朋友和家長,介紹品牌背景和文化,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完成試聽課,安排人進行產品介紹宣講,協助教師談單。
周日:開個小會,總結本周的教學任務和工作,如果有出現大問題,就必須進行制度研討,需要修改的要出方案草稿。
二、招生
.上周試聽課分析,學員初次試聽情況回顧,報名客戶的課堂選擇。未報名客戶的拒絕理由和初次*回訪內容,追回計劃,確定落實人選和成果節點。
.同步本月市場進度,本周市場地推和活動場次安排,個人目標及達成步驟。
.演練*SOP,一對一模擬地推、*、面談。面咨錄音輔助分析,溝通技巧和*技巧培訓。
.核查渠道合作談判進度。
.了解同城競爭對手的動作,比如新的課程包,新的引流方案。
.審批市場資金,確認廣告位投入。
.城管政策和教育政策通報。
.其他需要審核*SOP的會議,參見我--發布的《體驗課搞砸了,教培機構的“反思”會議要怎么開》一文。
周三:督促顧問邀約試聽,再次回訪上周未報名客戶,確定真實原因,給客戶定性,是繼續跟進或者放棄。
周四:核查本周預定的邀約和回款目標,未達成的,確定具體措施。
周五:邀請客戶上門體驗。
周六:參與整個體驗課環節,協助談單。
周日:本周總結回顧,確認是否需要修改*流程Sop。
三、日?,嵤?/strong>
包含日常的日報審核,財務審批,報銷,硬件損壞管理,電腦系統重裝,家長面對面溝通,教師情緒調解,還有各種給內部員工的培訓,日常管理制度修訂,下班晚了送老師回家,聚餐和團建活動組織,員工生日活動。等等等等,現在能想到的并不多,但其實每一天都忙的要死要活。
如果是遇上寒暑假,那事情就更多了,先是調查各學校的放假復課時間,打探其他機構的假期學習包活動,包括學習內容,課次,課包價格,優惠方案,授課時間,教師人選,預報名人數;接下來是自己的課包轉化目標制定,作戰方案,價格區間選定、優惠方案,課包題材選擇,結業標準,授課方式,授課教師,時間節點劃分,推廣方式,提成方案;然后是正式活動的策劃方式,正式授課的課程管理方案。
是不是看的頭暈?是,做教育培訓機構的校長,既要把控產品、又要關心客戶、還要關注員工、同時還要隨時注意外部的政策和市場變化,很辛苦。
除了這些,校長們還需要做大方面的工作:
、明確的架構
接手任何一個部門的重要的事情,是明確或者重新調整組織架構。架構的關鍵是:誰在什么位置,負責什么內容,一定要明確。
所謂“明確”的意思是:
不允許兩個人交叉負責!
也不允許集體領導!
不允許有模糊的領域!
出了問題,大家都清楚誰應該出來承擔責任。取得了成績,誰的功勞也很清楚。
、明確的目標
領導不是決定怎么爬梯子的人!他是決定把梯子搭在哪個墻上的人。
所以他必須明確的指出這個方向,向全員傳達。如果這個沒有做好,再優秀的團隊也不會拿出好的結果。
、沒有權力,就沒有責任
天底下沒有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的事情。
你明確的委托了你的要求,就要明確的授權和投入資源給他。否則,出了問題責任不是他的,而是你的。
上司的一個重要職責,是為下屬解決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你能提供的,其實就是權力和資源。用好他們。
、可視化
團隊大了,*的問題就是:你看不到問題。
即使團隊還小,組建一個可視化的工具和流程的組合是必須的。這樣你的團隊才有足夠的可擴展性。
你并不需要真的跟蹤團隊的每一個人每天在干嘛,但是,你需要有看到這些的能力。這樣才能在出問題的時候掌握*手的材料。而團隊成員知道他的東西“可能會被看見”,執行的效率和質量,也會有*。
可視化還意味著“信息的對稱”。上面所有的工具和流程可以*團隊成員用*的*了解“項目中的新鮮事”。*快速準確的響應。
、扁平化
做事情上,不要設置太多級別。確*任何一件事的負責人,都可以直接找到可以拍板的那個人。
、分割和適當的中間結果檢查
把一個大項目分割成多個時間點做檢查可以有效的管理*。
確*你檢查的結果不是虛的。一定要求可見的,*是可觸摸的產品。導入一些敏捷管理的方法*這一點。
、提前要求*
管理上常被忽視的一點是,沒有提前要求團隊成員的*。一個“上面布置下來的任務”,往往不會很好的完成。而一個“向上*會做好的項目”,則不一樣。雖然很可能是同樣的事情。
、不要試圖改變一個人
人并非不可改變,但公司里往往*上并不合適
如果一個人在他的崗位上做不好,即使是有能力但總不發揮出來也是沒用的。還是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吧。
、要結果,不要借口
工作上的事情只有兩個結果:搞定,或者沒搞定。
如果沒搞定,我想聽的是損失如何?是否有彌補 的辦法?需要什么幫助?
至于你為什么搞砸了,中間有什么狗血?不要給我匯報。這些事情事后匯報沒有任何意義。
、不斷改善
“改善”是豐田管理方法的核心之一。*在飛速的變化,今天有效的方法,明天可能就失效。觀察團隊,發現問題,不斷改善。
機構校長生存現狀
、“累”
培訓業天工作制是行規,加班是常態,對優秀人才的損耗速度奇快,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一個能當主力的,轉眼就投奔一個舒服的行業去了?!皩幾鎏饺?,不做亂世人”。
員工累,老板更累。身處一個邊緣化的產業,被工商、城管、稅務、消防、教委、房東、物業、新勞動法層層盤剝的苦逼校長們,長期處于倒金字塔的底層,心理健康程度堪憂,家庭幸福者鳳毛麟角,嚴重心理變態者俯拾皆是,活下來的看上去大都意志堅強,目光呆滯。
、“不掙錢”
再苦再累都沒關系,掙不掙錢,才是要命的。低水平過度競爭,掠奪式擴張,行業暴利時代不再,還用傳統打法,十個*的盤子有可能還是運營負*?;o百日紅,過去幾百人的大班,在年暑假,變成了下圖這個樣子,賣串兒比干培訓強多了。
《人格和社會心理學》雜志發表過一項多倫多的研究成果:越是聰明人,越容易掉進常識性的認知陷阱,而這個行業聚集的,原本都是高智商人群?!耙娙怂匆姟?,洞察那些容易燈下黑的事物本質,才能讓人淡定?!丁烽_篇有句話,“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p>
與此相悖的,是行業現在的躁動與喧嘩。找互聯網概念融錢的,線下轉型OO的,高管離職的,上市的,退市的,跑路的,線上的和線下的對罵,錄播的和直播的互相瞧不上,廟小妖風大,行業突然變成一個熱鬧的蛤蟆坑。
不管產業如何升級,教學流程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再造重組,資本如何催生泡沫,畢竟,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未識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不見其道?!比魏涡袠I,無論是創業還是打工,進入之前,路徑選擇是*位的。